67787_104541049612588_100001700805330_30315_4982965_n.jpg

懂事後就立誓,要以吃遍所有黑暗系漫畫電影小說作為一生職志。伊甸園,作者遠藤浩輝,這部漫畫冷僻到不行,不但看的人少,而且連進貨的漫畫出租店都寥寥無幾。實在是謎一般的漫畫,究竟完整看完它的有誰呢?

 

 「伊甸園」背景是遙遠的超未來,人類被不知名疾病侵襲,感染者會角質硬化,最後全身皮肉變得礦物般脆弱,內臟器官死亡。疾病過後,世界人口遽減15%,政經社會結構改變,世界被強勢集團瓜分。種種設定看來,伊甸園是相當標準的科幻漫畫,而且是日本鍾愛的典型 - 對破敗的超未來的描寫。

 

描寫「末日氛圍」的漫畫其實很多:像望月峰太郎的「末日」、高橋真的「最終兵器少女」,但「伊甸園」側重的部份卻相當特別。伊甸園的故事發生在末日之後、扭曲之後。世界沒有結束,在變化之後人仍然存活其中。

 

作者的敘事手法和感情涉入相當冰冷。筆下的人物,在一本一本的作品裡快速的死去,一個角色的性格尚未擁有溫度,翻開下一頁就立刻賜死。然而角色的死亡並不是悲壯的,甚至作者也沒打算讓讀者同情。遠藤浩輝帶出了不同人物,述說了他們悲慘的過去,但在述說同時,卻只是陳述事件,不渲染情緒;少量的內心獨白,所有角色的心情都被大量留白。

 

這在強調「熱血」的漫畫裡可真是異類?

 

「伊甸園」的敘事營造出強大冷漠,角色以冷漠的態度存活,以冷漠的態度去注視悲傷,在末世之後的組織鬥爭中隨意死去。一切意義僅止於存活的現在,過去的悲痛和未來的死亡都被冷處理。

 

也許是...上帝原本希望人類一直都活在一種無知、無邪的狀態下吧。可是人類天生卻具有去「發現」的本能,這是生存的宿命。如果說這是罪的話,生存下去的意志本身..就是一種罪。

 

伊甸園裡透過配角說出的這段話,也就是「生存即罪」的觀念,營造出整體漫畫的破滅虛無。

1906249703.jpg

看這部漫畫的時候,一直讓我想到看過的電影,不夜城

 

影片最為經典的一幕,男主角健一抱著女主角,白雪紛落。這個懷中的女人為了求生,剛剛企圖對自己開槍,而現在輪到他為了求生必須殺她。在相擁的那一刻他們相愛,親吻之後,健一就擁抱被他槍殺的屍身直到天亮。人和人的關係在利益糾葛間仍有溫度,只是自己已經獻身於更冰冷的現實;以至於看著那些溫暖,連感傷都顯得無謂,卻又無謂到讓人迷惘。

 

迷亂的不夜城,兩人不安的愛情做為主軸貫穿,「伊甸園」則似乎沒有所謂的主軸。

 

遠藤浩輝在第二集書封內折裡,提到一個有趣的論點:

 

假設「烏托邦」便是一個沒有悲傷的世界的話,那麼烏托邦當中一定也沒有快樂,也就是說是個根本沒有感情的世界。一個沒有歡笑、沒有哭泣、沒有憤怒,也沒有悲傷的世界,這種世界..我根本不想要。

 

以這種說法去看,故事中的超未來似乎就是伊甸園,一個冰冷至極的世界,人活著死去似乎沒有差別。

 

作者的敘事完全沒有目的性,一般熟知的漫畫,都會有勇者去打倒魔王、想要改變世界的「目的」,然而「伊甸園」卻不將此賦予角色。書中的角色完全沒有所謂的「人生目標」,存活只是自然而不需強加意義的事,很有存在主義的味道。

 

因此在閱讀上,伊甸園實在不是令人愉快的回憶。

 

敘事手法的散文化,對不熟悉這種敘事方式的讀者真的相當吃力,我很能理解那些看不下去的人,因為讀者唯一能看到的是它的「世界觀」、「價值觀」,然而故事本身對這些價值的辯證卻不強。

 1651236815.jpg 1651236813.jpg

1651236814.jpg

不過,遠藤浩輝的人物畫風卻深得我心,雖然機械化的人物風格已經是老梗,但是他每本漫畫的扉頁我卻很喜歡。有種如漫畫氛圍的冷冽。

 

在個人主觀裡,這部漫畫實在不完全對我的味,就和當初看完不夜城一樣,有過奇怪的感覺:這樣的氣氛和情感分明是我會想看看的,可是為何看完後雖然了解,卻沒有辦法心有同感?「不夜城」和「伊甸園」都讓我認清存在主義般的思維不得我喜。可以了解卻有些距離,這樣的故事或許就是藉著和讀者保持冷漠,才能確保它的完整價值觀吧。

 

不過這部漫畫我目前才看到第十集,如今已經完結篇,我很想知道後期的敘事風格是否有改變,他的劇情究竟有沒有「走向」?或者只是想拼貼著一貫的荒涼直到世界末日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王子的玫瑰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